第44章【大梁帝国】-《唐朝那些事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李存勖带兵跟踪,契丹人走,晋军也走,契丹人休息,晋军也休息。李存勖丹人在野外睡觉的地方,地上铺草,环绕的方方正正,都像编起来用剪刀修剪过似的,

    虽然他们已经离开,但地上铺的草还没有一棵乱的,李存勖很感叹地说:“契丹人执法严格,所以才能这样,这是中原地区的部队所不能比的。”

    李存勖到了幽州,派二百名骑兵跟在契丹军后面,并告诉他们:“契丹人出了边境以后你们就返回来。”

    但这些骑兵仗着勇敢,边追边打,结果被契丹人全部抓获,只有两人从别的路上逃跑才没有被抓获。阿保机责怪王郁,把他捆着带了回来。从此以后阿保机不再听他的计谋了。

    李存勖两战两捷,得儿如此,李克用泉下有知,可以瞑目了。

    河朔三镇之镇州

    成德节度使,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,为河朔三镇之一。也是河北藩镇中最为稳定的一个,160年间只有三姓更迭。

    首任节度使李宝臣原名张忠志,原为史朝义旧将。宝应元年(762年)投降唐朝,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,任命张忠志为恒阳节度使(777年改为成德军节度使),赐名李宝臣,统恒赵深定易五州,增领冀州,驻恒州(今河北正定),

    拥兵十万,形同割据,与田承嗣李怀仙合称河朔三镇。建中二年(781年)一月,李宝臣死,其子行军司马李惟岳谋袭父位,朝廷不允,李惟岳联合田悦等人起兵造反。

    唐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,与朱滔联兵讨伐李惟岳。建中三年(782年)正月,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(今河北辛集)。契丹人成德兵马使王武俊趁机倒戈,生擒李惟岳,缢死于辕门外,传首京师。

    本来,王武俊的想法是,杀了李惟岳自己当老大,不过,这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,没事yy而已,唐德宗一直担心藩镇势力尾大不掉,所以趁机将成德节度使分割为义武节度使(定州易州沧州)恒冀都团练观察使深赵都团练观察使,而仅仅任命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。

    王武俊以功高赏薄,对朝廷不满,又瞧不起现任节度使张孝忠,于是与魏博节度使田悦幽州节度使朱滔再次相互勾结,联兵反叛。

    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,十一月筑坛联盟,相约称王:朱滔称冀王,田悦称魏王,王武俊称赵王,又约淄青李纳称齐王,于是乱事进一步扩大。

    直到兴元元年(784)正月德宗下诏罪己,重申待河北三镇如初,叛乱才逐渐平息。王武俊归顺朝廷,进位检校太尉兼中书令。王武俊死后,其子王士真袭位。

    元和四年三月(809年),王士真病死,其子王承宗自称留后,估计是突然当了老大有点太兴奋了,这小子头脑一发热,就把德(山东陵县)棣(山东惠民)二州献给了朝廷。不久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出来挑拨,王承宗又后悔了,于是囚禁德州刺史薛昌朝。

    唐宪宗劝谕王承宗放薛昌朝还镇,王承宗拒不奉诏。元和四年,唐宪宗下诏削夺王承宗爵位。

    元和五年(810年),宪宗遣河东义武卢龙横海魏博昭义六镇对成德进行讨伐,但以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首的二十万唐军久战无功,左神策大将军郦定进战死,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又暗中与王承宗往来,表面上请求朝廷出兵,向朝廷求取宰相之位。实际上却逗留不进,还诬告说各道讨伐军多与成德叛军有关,不应信任。

    唐宪宗知道内情后采取宰相裴垍之谋,令吐突承璀秘密逮捕卢从史,吐突承璀于是约卢从史前来赌博,暗中埋伏士兵,生擒卢从史,押送长安。

    卢从史被押到长安后,唐宪宗当众揭露了他密谋叛乱的企图,将其贬为驩州司马,不久又流放康州,810年,朝廷下令将卢从史赐死于康州,其子卢继宗等四人流放岭南。

    以前个笑话:一个小学生想在家里多玩几天,于是就尽量装出他父亲的声音给老师打电话说:“很抱歉,我儿子病了,再过三四天才能返校。”老师说:“噢,好的,你是谁呀?”小学生说:“先生,我是我爸爸。(未完待续。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