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新朝结构-《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中央集权是做到了,但也把老朱累得吐血。

    没办法,他就又成立了一个办公厅秘书处的单位,这就是初期的内阁雏形。

    而在仁宗的时候,处于深远的考虑,为了避免自己子孙的无能,或者是胡作非为。仁宗就加强了内阁的权利,形成了和皇权相互牵制的局面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最大的政治进步,要比欧洲早了几百年。

    所以从仁宗以后,大明王朝的皇帝可以不着调,可以不闻不问正事,可以昏聩,但再也没有出现暴虐的君主。

    就再没有出现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,动辄杀人上万的皇帝出现。

    虽然这里也有了一个主要的弊端,一旦出现一个强势的皇帝,或者一个强势的大臣,那就是皇权和臣权的争斗,首先在这里就形成了内耗。

    崇祯朝的灭亡,其实就是这种争斗下的惨剧。

    出了一个强势的崇祯皇帝,结果又出了一群,团结起来的东林党人的强势大臣集团。

    结果双方各不相让,最终闹的朝堂离心离德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这么看来,当初崇祯像他哥哥那样,也不问世事,是不是大明还能延续几年?

    可惜,历史不能假设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次,王学军就采取削弱代表臣权的内阁实力,让军机处来制衡内阁,未来做到皇权和臣权的平衡。

    但是将分出来的军权,并没有交给皇帝。

    一旦一个皇帝掌握了军权,即便是软弱的皇帝,也能变得强硬起来,就会变成暴君。分分钟挥起军队这个刀子,杀的反对派血流成河。

    明神宗的样板不远啊。

    所以才有了军机处这个机构。

    就是让军机处和内阁他们两个去找平衡。军队无地方不行,地方无军队不可。

    结果这两个部门将在互相牵制之中,最终只能寻求皇上作为裁决者。

    这样又可以最大限度,保护了皇上的安全和地位的崇高。

    说穿了,王学军就是在内心里缓慢的推行他的君主立宪制体制。

    让皇帝成为内阁和军机处的裁判者,这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在这个封建时代,在这个民智还没有彻底开化的时候,在这个被封建礼教教导了几千年的年代,你跟天下的百姓说实行民主制度,实行共和制度,那不但是对牛弹琴,你时时刻刻都有被当作劈柴烧掉的危险。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天下人需要有一个人坐在那个椅子上,被大家顶礼膜拜。哪怕那个椅子上坐着一头猪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其实有时候大家心里更期待,那张椅子上最好是坐着一头猪。

    事情要慢慢的来,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。

    文臣们对于军机处绝对不许插手内政的决定,也就释然了。所以也没有人出来反对。
    第(2/3)页